是枝裕和导演的新书《再次从这里开始》在内地发售,受邀做活动嘉宾,於是把《无人知晓》翻出来又看了一遍。当年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更多的是对电影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的关注,这次再看,除了佩服,更多的是接受和喜欢。

 

活动现场和邦妮聊起这部电影,她说她再看觉得如坐针毡的心痛,我就在想我的感觉,好像很不应该,但确实是有一种莫名的美感和魅力,可是那魅力到底是什麽?当时我又说不清楚,对谈结束之後,我还是不能忘记它,想来想去,最後想起小时候读过的一个故事来。

 

那个故事大概是我五六岁的时候,在一个儿童文学的刊物上读到的(没错,我小时候识字很多)。好像是欧洲的一个女作家写的,故事很简单,讲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离家出走的故事,有天早上起来,她和妈妈爲了穿什麽样的毛衣吵架了,於是决定离家出走。

 

妈妈也没拦她,帮她收拾包,装了点水,饼乾,衣服,她的娃娃,然後她就离家出走到……家院子里的一棵大树的树屋里。小女孩在树屋里呆了一整天,後来晚上的时候,她想妈妈了,而且也饿了,闻到了飘来的饭菜香,就回家了。

这个故事的一面是残忍,一面是永无岛式的浪漫

 

这麽简单的一个小故事,当年读起来让我无比向往心情我还清楚得记得。後来这种离家出走的事,我在稍微大一点的时候也干过。不过你也知道,北方的冬天有多冷,黑夜有多吓人,我和小夥伴的零花钱加在一起也没多少。只出走到两条街以外的距离就把钱花光了,然後只好灰溜溜的各回各家,各找各妈。

 

如果我说在《无人知晓》的那个小小公寓里发生的故事,给人一种乌托邦的幻觉之感,好像有点太过没心没肺了,但联系到是枝裕和导演後来的《小偷家族》,我觉得导演恐怕是很喜欢构造出这样的一个乌托邦的,在《无人知晓》中,是几个同母异父的孩子组成的家庭。

在《小偷家族》中,则是完全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陌生人,因爲命运的偶然,互相认爲亲人,组成的家庭。这两个家庭的共同特点是都游离於主流社会之外,镜头所及之处,他们的家庭更像是一座漂浮於被边缘化的一座孤岛,除了有必要的物质和经济连结外,情感上,精神上是封闭的,自给自足的。

被抛弃的四个孩子

 

看《无人知晓》的时候,我的心里一直有一个问题,无论是现实版的故事,还是电影虚构的作品,作爲替代父母家长位置的长子都已经有十四岁了,这个年龄的青少年,并不是完全会被几句大人不让出门的话就能唬到的。

 

日本的社会,福利机构很完善,一旦向政府求助,也不可能对孩子们的生存坐视不理。但是孩子们并没有求助,在电影里,孩子们的处境也不是完全没有人知晓,然而便利店的店员也好,偶尔到这个家庭里的新朋友也好,都仿佛接受了他们的这种生存状态。

 

说到底,这里面还是有着孩子们的自主选择。最主要的是作爲长子的十四岁的少年的选择。这个小小的家庭,就像是一座漂泊在繁华大都市的孤岛,失去了大人的供养的同时,也意味着摆脱了大人的监管,在生活贫苦艰难的同时,也意味着自由自在。简陋的小公寓最後虽然停水停电,却好像彼得潘的永无岛。

这张照片最後被做成了电影海报

 

看电影看到的都是个人心理的投射,真是没办法,这麽残酷的故事,却看出了罗曼蒂克的感觉,有点不好意思,但却都是实话。也许是因爲我这个人自己也有点自闭,不擅长社交,有自我放逐的倾向,虽然强打精神融入社会,但是这个年纪了,总还是觉得很吃力。

 

 

要是真的能不管不顾的人间蒸发就好了。无人知晓的生活也未必有那麽糟糕。

 

要是能一个人住就好了,不想和人打交道的时候就谁都不用理,把生活的成本压缩到最低,需要和社会发生的联系就越少,就不需要爲社会评价苦恼了。

 

但真要是工作辞掉了,开始一个人住了,又发现这样太孤独了,担心长此以往下去,一个人精神也容易出现问题,要是能和真正爱的人一起放逐才是最好,拥有一个从此只有彼此的小世界,哪怕是孤岛也没关系,苦一点也是乐园。

 

想想鲁滨逊漂流记,他一个人流落孤岛是一种凄苦,可是有了星期五和那条狗,这就成了一个浪漫小说了。後来鲁滨逊被救了,离开了那座岛,小时候读到结尾处,甚至有点伤心呢。

 

所以有时候也很理解那些宅在家里乾脆不出家门的人,他们每个人都是主动版的无人知晓,其实这种想法时不时的在脑子里闪一下不止一个吧,但心里还有着该死的理智,不敢真的那麽做,最後还是灰溜溜的滚回去继续做一个社畜,就好像离家出走两条街又回家的怂孩子。

一家人整整齐齐的与世隔绝也不错

 

无法求证,但我总觉得是枝裕和先生,大概也有一点点这样的意思,没准是他自己都没有察觉,总觉得最少是潜意识里也有点自我放逐的罗曼蒂克吧,因爲在小偷家族里,他又造了一座孤岛,一个乐园,这次这个岛上有奶奶,有爸爸妈妈,有姐姐妹妹,而那个男孩又出现了一次,沉默不语,但心中有数。

 

是枝裕和描述过的几个真正有血缘关系的家庭,就现实地完全没有这种永无岛般的感觉了,他们是大陆,虽不是大富大贵,但不封闭。父母像大树的根茎,孩子们虽然不是每一个都那麽积极,但也都在和这世界产生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结,各自离开家,去开枝叶。

 

值得一提的是《海街日记》里的四姐妹,它几乎是介於两种家庭之间的一个真正的梦幻岛,是最好的折中方式,经济上的无忧无虑,精神上的自给自足,和社会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联结,不完全需要社会的承认,也不需要迁就社会的观点,没有父母,没有男人,只有女性的乌托邦,是成人版的永无岛,长女代替了长子,而且她们真的生活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小岛上。说到底,因爲折中的太好了,所以差了那麽点意思,但管它呢,终归是个美梦。

《海街日记》,电影是造梦所,但梦与梦并不相同。

 

是枝裕和总是喜欢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缓慢的垒起一个故事,又因爲点点滴滴的细琐,反过来有一种复杂和层次丰富的魅力,好像一言难尽的生活本身,从来没有单纯的色彩,残忍和浪漫甚至也能交织,就像你的亲人去世了,在送别的路上,突然看到一只蝴蝶从眼前飞过,还是从悲伤里走神,忍不住心里感慨一句,真美!

 

我喜欢《无人知晓》里用作海报的,柳乐优弥的那张照片,十四岁的男孩,不完完全全的是一个懂事乖巧的孩子,被社会驯化的温顺的完美受害者,更像是一只小兽,眼睛里有十足的神秘感。

在现实版的故事里,那位十四岁的哥哥也是,因爲现实中的弟弟妹妹比电影里的更小,最大的也不过七岁,所以这位哥哥,有作出主动的选择,事情被曝光後,除了妈妈被惩罚,这位哥哥也进了少管机构。因爲他的行爲,间接导致了弟弟妹妹的死亡。也许是枝裕和也看到了这一点。

 

永无岛不会真实的存在,哪怕有过快乐相聚的小时光,最後也注定会分崩离析,有的人会死,有的人会逃离,还可能互相倾轧。自我放逐者的命运无非是漂落到更远的天边,他们最後的乐土终将失守,孤独是他们最终的宿命。只有电影会停留在夏天的阳光和蝉鸣里。

妹妹死後,永无岛来了新成员。

我不知道是枝裕和今後还会不会再拍类似的题材。一家人整整齐齐,逃离社会,荒岛漂流。在《无人知晓》结尾,妹妹死去,家庭里来了一个新成员,几个孩子走在阳光下回家去,看样子他们并不打算去告诉大人,这是个开放式的结尾,至少大家都还在犹豫。

也许导演本人也在犹豫。但是在十四年後的《小偷家族》的里,男孩最终作出了选择,他离开了永无岛,不仅向社会归还了妹妹,自己也回归了社会,他和假装的父母都郑重告别,该说的话都说清楚,然後坐着公交车离开,再也没有回头。

 

我猜这也许是导演最终给自己的一个答案吧,一个梦就此结束了。

nordvpn怎么用


0 0 投票数
Article Rating
订阅评论
提醒
guest
0 Comments
最旧
最新 最多投票
内联反馈
查看所有评论
0
希望看到您的想法,请您发表评论x